世界通讯!合肥:全方位打造“人才高地”
合肥高新区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合肥市委关于人才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全方位引进、培养、用好人才。
截至目前,高新区从业人员总数达51万人,受过高等教育(大专及以上)人员占比73.4%,该区2022年有效发明专利突破1.3万件、占全市1/4,人才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产业发展;已完成合肥市高层次人才认定4622人,全市占比30%;拥有市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810人,其中国家级63人,省级380人,人才发展主要指标位居全市前列。
引才:发挥园区优势聚集高端人才
(相关资料图)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促进生产力的重要方式,位于高新区习友路的合肥创新院,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在市场化薪酬、成果转化奖励、多元股权投资、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创新改革,对海内外高端人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从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日本理化所、中科大等海内外知名院所引进高层次创业团队超过100多个,其中50余人(团队)入选国家各类人才计划。
2022年,“科大硅谷”开启建设元年,作为协同多元创新主体,联动周边产业、创新、城市发展的示范工程,“科大硅谷”联合中国科大等高校院所全球校友资源组建全球校友事务部,广泛联络国内知名高校校友会,形成联络和项目推荐机制。半年多以来,“科大硅谷”已对接校友超1000人次、各类投资机构超100家,目前在库项目400余个,落地项目70余个。在运营模式方面,“科大硅谷”建立了“团队+基金+载体”细分单元运营模式,发布“科大硅谷”2023年全球合伙人招募公告,目前累计收到意向团队137个,其中投资机构45家,园区运营机构43家,科创服务机构24家,校友组织12家,研发机构13家。
2022“链通高新”年度供需对接活动
同时,合肥高新区创建了“链通高新”品牌,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方式,实现链通企业、链通服务、链通高新。以“链通高新”品牌为牵引,合肥高新区先后成立10大产业联盟,上线链通高新企业服务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围绕产业、产品、技术、金融、人才“五个对接”,累计开展活动40余场。在推进人才对接方面,通过加大“名校引才”计划实施力度,依托人事部门开展“招才引智进高校”系列活动,组织园区企业走进各大高校开展现场招聘,推进企业和人才之间精准对接。
育才:培育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中国声谷”是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十年来,“中国声谷”充分发挥“省部共建”的机制创新优势,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多链合一”,在“人才链”方面加强精准化人才引进培育。
“中国声谷”充分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引领作用,围绕人工智能等战新产业发展,打造“中国声谷·量子中心名校引才计划”,每年引进人工智能领域名校毕业生近5000人。引进专业型人才后,“中国声谷”在全国开发区中率先打造企业家培养品牌——高新区企业家大学,举办各类学习交流、创新实践课程百余期,帮助科技型领军企业家完成科学家思维向企业家思维的转变,覆盖近3000名企业管理人才。
合肥高新区企业家大学启动仪式
合肥高新区还建成合肥国际人才城,打造高层次人才“首站式”和“一站式”服务,依托“合创汇”“未来汇”“Si享汇”等特色活动品牌,累计开展双创活动1400余场,服务双创人才2万余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
留才:让人才安心留下、舒心创业
2019年6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中国科大先研院法定机构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近年来,先研院全面落实法定机构建设试点任务,不断先行先试,为全省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发展新路径、新模式。
打破“体制温床”的先研院实行全员聘用制度,享有自主用人权;自主建立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绩效激励机制;允许先研院开展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自主评审。省市科技、教育、人社部门支持先研院在人才引进、平台建设及各类奖项申报过程中单独申报,予以计划单列。多项人才管理机制的创新,在加大人才吸引力度的同时让高层次人才愿意留在高新区。
中国科大先研院
2023年,中国科大先研院首届研究生即将毕业,已有近百名学生签约本地企业单位,为合肥、安徽创新发展提供源头活水。
同时,合肥高新区不断提升人才安居水平,优化“养人”环境,启动合肥市首个职住平衡试点,累计建设投用公租房2万3千余套,每年财政安排1亿元政策资金发放安居补贴。为区内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家庭医生、学术休假等服务保障,让人才安心留下、舒心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