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归零!美妆代工厂“寒冬”来了
新规犹如一根绳索,将品牌和工厂紧紧绑在了一起。仅8月,就有3起品牌、工厂双双被罚案例,处罚频率前所未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重锤之下,品牌进一步提高合作门槛;与之相反,工厂却在不断“让步”。这背后,是新规下,工厂正处于“责任越来越重,议价权却在逐渐丧失”的尴尬处境。
“门槛太高,OEM工厂客户直接归零”“客户都没了,大多工厂朝不保夕”“品牌正在掌握议价权”,不少业内人士感慨,疫后行业复苏不达预期,供需失衡之下,工厂正面临残酷的生存环境。
近一年10起案例
工厂、品牌成“一根绳上的蚂蚱”
随着监管趋严,品牌、工厂连带被罚的案例越来越多。据《化妆品观察》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时间里,品牌和工厂双双被罚的案例至少有10起。
按地区来看,根据对行政处罚文书的查阅总结,其中9起案例发生于广州,这与大多化妆品企业登记注册地在广州有关。化妆品监管APP显示,截至目前广东共计有3042家化妆品生产企业,位居全国第一,继而是浙江(596家)、江苏(309家)、上海(226家)和山东(180家)。
从处罚金额来看,10起案例罚没共计312万元,意味着平均一起案例罚单在31万元左右。其中“吃”下最大罚单的是广州卡巴尔化妆品有限公司,因未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且生产经营不符合技术规范的化妆品,被罚没共计146.23万元,作为生产方的广州宝顺精细化工有限公司也被罚没8.19万元。
从处罚原因来看,包括使用违禁原料生产化妆品、生产经营不符合技术规范或者不符合化妆品注册/备案资料载明的技术要求的化妆品,以及生产销售假冒专利化妆品或与他人有一定影响商品包装装潢近似的化妆品等。
不难看出,在新规的约束下,品牌和工厂犹如“一根绳上的蚂蚱”,无论过错方是谁,另一方都得承担连带责任。
譬如,广州市圣美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被检出标签未标识的防晒剂水杨酸乙基己酯,尽管广州千寻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申辩并未参与产品实际生产,对工厂变更产品配方一事毫不知情,但作为备案人仍被罚25万元。
又如,广州市帛卉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僖怡珠颜米保湿舒缓科技面膜”被检出禁用物质氯倍他索丙酸酯,而涉案产品所用原料及包材,均由产品备案人上海滢世金化妆品有限公司提供,但广州市帛卉化妆品有限公司仍被罚没共计6万元。
合规企业不足一成
正在逐渐丧失“议价权”
“新规对工厂的影响越来越大,工厂的责任越来越重了。”化妆品违禁词网创始人李锦聪如是感慨。
这背后,折射的是当前工厂面临的艰难处境。
公开数据显示,当前市场上化妆品的品牌持有者近7万家,但具有生产能力的仅约5000家,代工生产的形式在行业中广泛存在。随着连带处罚成为常态,品牌在挑选工厂时更为谨慎。
广州丽彦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营中心总经理Sophie指出,后疫情时代,消费者趋于理性,对产品的品质和功效更为关注,品牌对工厂的要求也“水涨船高”,“无法满足品牌功效、安全要求的工厂,或被放弃”。基于此,丽彦妆成立了广清中大检测研究院,以提升服务能力。
广东博然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张小恩透露,以往品牌挑选工厂看重背书,有利于市场营销即可,如今则会从几个维度综合考虑:一是工厂的软件、硬件规模,以及工厂与品牌的匹配性;二是工厂对功效产品的开发能力、功效测评能力、品控体系,以及对上游原料技术资源平台的整合能力;三是生产成本,“近两年品牌直播推广成本压力大,同等情况下会倾向于生产成本更优的工厂”。
反过来,工厂在挑选品牌时,却处于被动地位,“正在逐渐丧失议价权”。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明确注册人备案人对化妆品的质量安全和功效宣称负责。
“即便需要承担风险,工厂也会选择自己做注册人备案人。”李锦聪解释,品牌方做注册人备案人困难重重,配备合适的质量安全负责人就是第一道坎,更难的是无法获得配方,“对于工厂而言,一旦配方表给了品牌方,就相当于亮出了底牌”。
但对于一些中小企业而言,却只能无奈“让步”。张小恩透露,为了谋求订单,一些工厂不得不公开配方,沦为一个标准的加工厂,彻底失去了议价权,“你不公开,品牌就换别家做,这就是目前行业赤裸裸的现实”。
惠州某知名工厂负责人彭工亦坦言,为了活下去,公司在合作模式上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大多是自己作为备案人,也有少量是品牌作为备案人,“谁做备案人,主要看客户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做不做注册人备案人,中国版GMPC《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新版105条《化妆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检查要点及判定原则》等新规,都是笼罩在工厂头上的“紧箍咒”。
《化妆品观察》以广东为例梳理发现,2022年至今广东省药监局依据上述法规对603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符合要求”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仅有42家,占比7%;检查结果为“责令限期改正,依法调查处理”的共计490家,占比超八成;“已停产/注销”的有71家,占比12%。
换言之,符合新规要求的化妆品生产企业不足一成,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全国化妆品生产企业的一个基本情况。
客户归零,利润下滑
“寒冬”或持续至明年
新规只是一方面,在张小恩看来,工厂艰难求存的背后,还有一个更为残酷的事实——化妆品市场供需失衡。
大盘下滑,据国家统计局数据,7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下滑4.1%至247亿元,不仅创下2023年历史新低,也是近五年首次录得负增长,“说明品牌端销量不佳,美妆市场复苏并未达到预期”。
渠道固化,从微商到电商到直播,渠道不断更迭会带来需求的变化,催生新品牌,“如今线下渠道萎缩,线上流量虚高,渠道变得单一、固化,导致没有新品牌涌入了”。
资本降温,据《化妆品观察》不完全统计,2023年上半年国内美妆市场公开融资事件达35起,仅有6起针对美妆品牌,“资本把目光瞄向了医美领域和上游原料端,导致整个化妆品行业的资金流动没那么强了”。
“市场需求放缓甚至下滑,传导到工厂端就是没有订单,导致供大于求。”张小恩举例,10个订单20个工厂抢,价格战就此打响,“一旦行业出现价格内卷,不论是对于品牌还是工厂,抑或整个行业,都是一个很大的伤害,这不是一个良性的发展”。
在广州源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辉看来,疫情结束后,大多品牌、工厂都满怀信心,撸起袖子加油干,无奈消费信心低迷,“我们身在卷中而不参与,坚持以好产品、专利为护城河,与品牌共赢”,但也面临一个客观现实,“我们一直都有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不及在研发上的投入速度,这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难,有订单也没有利润。”上述惠州某知名工厂负责人彭工透露,品牌方给的价格,连原料成本+包装成本+损耗都覆盖不了,“毛利润很低,水钱都未必赚回来”。他无奈表示,公司只能找一些回款好、利润好一点的客户合作,可能规模没那么大,但稳定一点,“保利润不保规模”。
“OEM客户直接归零,美妆供应链都被打倒了。”广州某代工厂负责人如是表示。美驰集团OEM事业部经理朱梓则寄希望于下半年,“上半年确实难,下半年才开始,希望能有些大单”。
“有单接就不错了,大部分工厂朝不保夕,尤其是中小企业。”某业内资深人士指出,一些中小工厂根本没有办法维护客户,随着订单严重下滑,已连续亏损甚至倒闭。
今年已经有一批工厂被压垮,据《化妆品观察》此前报道,已有1286家化妆品生产相关企业注销吊销,同比增长52.2%。除了一些小微工厂,其中不乏成立时间10年以上的知名工厂,如上海晏卓生物科技、广东乙丙生物科技等。
“下半年乃至明年,或将有更多工厂维持不下去而倒闭。”上述业内资深人士预测。
在张小恩看来,工厂想走出“寒冬”,或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拓展海外市场,如东南亚、中东或者南美等地门槛低,不失为目前国内化妆品OEM产能外溢的一个承接地;二是建立一套从原料端到配方到落地的产品开发机制,让品牌产生强依赖性;三是在某一品类的细分领域做到全国领先,在研发技术方面建立核心竞争壁垒。
杨辉则建议,“放慢节奏,用做百年品牌的心态去经营工厂,慢就是快,把每一件事做出深度,有竞争力就会有生存空间”。
注:文中图片皆源自摄图网